打工三年记

573

不知不觉在九州通工作三年,捎带收获了一份纪念品哈哈。简单介绍一下九州通,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西药、中药和医疗器械批发、物流配送、零售连锁以及电子商务为核心业务的大型股份制企业。

省级公司不如集团总部,个人负责的真是又多又杂。我在省级公司信息部门作为基层员工,前期负责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维护、数据分析及技术支持,偏平台服务和应用服务。后内部主动转岗负责本地数据中心的管理及运维,偏基础服务和平台服务。

记录一段人生旅程,分享一些个人收获和心得 ~

三周年纪念品

学会认清时代和周期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雷军

现实生活中,打工往往是 80% 的人第一选择。而对于选择正确的行业和企业尤为重要,可千万别干那 49 年入国军的事。

毕竟在村里,你可能听不见罗马的钟声,但在罗马,钟声无处不在。曾经互联网 Android 应用开发火爆,不也笑谈理发师培训短短三个月也能月入过万么?

在 2022 年疫情即将结束时,我们一个下属子公司预计全年亏损 XXX 万,而最后一个月,业务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一款组合销售产品包,一个月内狂赚 XXX 万,直接扭亏为盈。该板块员工月薪至少翻了三倍,年终奖也翻了一番。

他们也没有做出什么特殊的改变,只是出卖自己的时间打包药品。不知道各位还记不记得疫情时候的核酸检测小屋,正是这个产品让对应的下属子公司,在第二季度就直接完成了全年的销售业绩,真是纯纯躺赢。

再比如,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结合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许多企业纷纷响应政府号召搞提质增效和数字化转型。我们集团新来的 CTO 年薪据说 500 万 +。如果你处在数字化相关行业或领域,这无疑也是一次职业发展的上升周期。

至于如何学会认清时代?老实说,我也没能力认清,但我想表达:有时候,如果在公司个人能力不错,但就是感觉个人价值没有兑现。千万不要总怀疑是自己的问题。

树挪死,人挪活,选择往往大于努力!

航拍俯视图

永远选择追求利益

打工人应当永远选择追求利益,这既是一种「道」。 可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企业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做业务的,如果没有遵循追求利益的基本原则,反而违背这个原则,那么一定另有所求!然而,我发现企业通常会在追求利益的原则上演绎出任何选择,但是打工人却往往会找各种理由放弃自己的利益。

2022 年底疫情刚刚放开后,大家疯狂抢购各种药品。当时因为无法从外部找来足够兼职工,药品积压仓库无法发货。企管部便通过各种方式号召「家人们」支援,并口头承诺给予双倍工资,第一批排上队支援的「家人们」确实收到了双倍工资的现金支付。

于是,「家人们」蜂拥而上,仓库支援人员络绎不绝,但过了一周后,企管部以员工考勤表缺失和工作量不够为由,表示需要重新考核后,所谓双倍工资也不了了之。可是,竟然有「家人」表示支援的初心是为了服务客户,为了实现公司的使命价值观(可能他们也在追求某种形式的利益)。诋毁某些「家人」仅仅只是为了工资才去的,格局太小。

最经典的就是一次领导层会议,讨论是否应该放开公司的封禁。一位领导直言:放开 TM 的放开,放开了我的业务奖谁来给?当时社会面都放开了,但领导层为了追求年底目标奖励的达成,担心「家人们」都会感冒发烧影响业绩,所以迟迟不肯放开(公司提供基本的食宿,80% 的人都住在公司)。

但仅仅几天后「家人们」就都开始感冒发烧……

企管部又出来再次号召「家人们」带病上岗,并承诺发放现金奖励。但离谱到哪怕是差 0.1°C 都没有现金奖励。回头再看看公司的 KPI 考核,你觉得 KPI 是为了让你完成,还是为了让你完不成?

最后,我也不是在挑拨打工人和公司之间的对立,而是希望如果作为打工人,不要吃大饼,应切记永远选择追求利益。

写字楼

利益是维护感情的法宝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认为同事之间没有感情,其实社会上大多数成年人之间也都少有真挚的感情。当然也不能全盘否认,毕竟「君子之交淡如水」。

其实这里我写了好多,不过最后还是选择删掉哈哈。只要记住「利益是维护感情的法宝」就好。🫤🫤🫤

篮球场

千万不要盲目地站队

哪怕一把手也是打工人,如果关系不硬,干得不好同样也是得麻溜滚蛋。

在我们新来的一把手上任后,几乎换了业务部门的领导,随后就是领导嫡系的大量离职。你说他们真的是能力不够?更多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罢了!

假设你是新来的一把手,你会选择继续任用上任领导的部下吗?除非他们无法替代,否则这几乎不可能。 基层员工可能认为与我无关,除非你甘愿永远只做一名大头兵,否则想得实在是太简单了!

因为如果你不「站队」,那么意味着你连餐桌都上不了!

职场攻略都是在分享如何讨好领导、处理同事关系的技巧,但这些方法并不总是具有可复制性,只需要深刻理解其背后的底层逻辑就行。

无论何时,你都应该首先与公司的利益深度绑定,再与具体的人利益绑定,最后的最后再决定站队。

实际上, 大部分领导层的利益都是和公司深度绑定的,那么你只剩下和具体的人利益绑定就行。但最好不要只绑定一个,但也不要傻乎乎的脚踩两只船……

不要总是想着「添」领导,舔狗舔到最后不一定应有尽有。例如直属领导总想搞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而你作为最忠诚的下属,最后一定会死得最惨。

在进行利益交换时,一定要学会使用杠杆,而不是老老实实存定期。

因为在沙漠中的一瓶水可能值千金,而在音乐会上的水也能值几十元,但在小卖铺里面它仅仅值几块钱……

日落

一定要学会优雅的犯错

我逐渐认识到,学会犯错其实是一件非常优雅的事情,因为可以帮我们换取非常多有价值的信息。

在工作中,当你开始尝试独当一面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来「优雅地犯错」。这样的错误可以帮你深入了解团队的文化内核,让你感受团队对于利益的真实态度。

通过这样,可以帮你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策略,一方面更好地融入团队,一方面更好地「下刀子」,但是务必要确保犯一场「优雅」的错误。

在我工作初期,我与同事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关系也非常融洽,感觉彼此非常投机。当我开始独当一面并创造价值的时候,大家也都表示支持新人,鼓励我大胆尝试,放开手脚去做。可当我再进一步创造价值,并且还收获集团嘉奖的时候。开始有人阴阳怪气,风向明显变了……

此时我才意识到。一方面我并没有和领导利益深度绑定,所创造的价值显著但也并不像业务部门那样直接产生可以量化的经济价值。对于利益有冲突的同事,他们毕竟是领导的多年部下,不可能为了支持我放弃已有的利益。而那些与我利益不冲突的同事,则选择置身事外,与我无关。

至此,我才真正地理解了部门的文化内核和每个人的利益点。

黄昏

如果挨打请立正

在工作中犯错是难免的,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当发生的错误可能影响到职业生涯时,面临的选择往往是要么忍,要么离开。

自证是伟大的命题,「千万不要证明肚子里有几碗粉」。毕竟这世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如果选择忍,那么挨打,请立正! 但是,必须要学会背有价值的黑锅,这也是一种高效利用杠杆撬动利益的方式。

作为 ENTJ-A 的一员,我个人的工作操守和职业素养一直都是在线的。过去三年中,主观上我没有犯过严重的错,客观上也仅有一些微不足道的错误。

虽然我也没挨过打,但是我真的很想暴揍那群猪!

入职

能力不是最重要的

公式

尝试用公式,而不是文字来解释「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是不是非常完美?

我最初也是认为「能力至关重要」,甚至不可替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能力只是影响成就的众多因素之一。总的来说,一个人要想取得不俗的成就,首先需要的是合适的平台,适合的机会以及足够的能力。

当机会过大而能力不足,会极其危险,因为系数为负会放大失败的影响;同时,平台也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平台过于大而导致系数小于 1,往往会适得其反,阻碍利用资源实现倍数增长;至于人脉,我们不总是常说「世常有千里马,而不常有伯乐」,可遇不可求 ~

而且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还过度相信努力可以一直带来倍增,但事实上人越努力就会越「平庸」。

因为最初的努力可能会让你快速摆脱平庸,但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当你是聪明人,那么就注定会遇见更多的聪明人;最终,当你再也无法前进时,可能就成为了这个圈子中的平庸之人

晚霞

有两把刷子到哪都能混口饭吃

假设,一个男生从 20 多岁开始工作,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 60 岁,意味着至少要工作 35 年,而且这还不考虑未来可能会推迟退休年龄的情况。那么在国内,我想很少有人能在一家公司一直工作到退休……

尤其是 IT 行业,所谓的「35 岁魔咒」和「退休危机」,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混口饭吃 。不过 IT 行业喜欢搞副业的特别多,许多人在获得一些成果后,会将副业转换成主业,尝试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但我的感悟是:在第一曲线尚未衰退之前,就应该开始布局第二曲线,确保未来持续的增长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虽然我的第一曲线,目前还未达到想要的高度,第二曲线也还没窜出地平线,但是我还年轻,年轻就是资本哈哈哈 ~

目前,我的第二曲线方向是摄影师或者 Vloger。

摄影,我倒是一直在学习和实践,但是还没有系统化的整理知识,还处于摸索阶段的末尾;至于 Vloger 还没有开始,主要是我觉得现在的功利心比较重,还是要有一些热爱,才能支撑我走得更远。

说不定,未来哪天找到了热爱,我就开始 Vloger 了 ~

Vloger

开心工作,快乐生活

最后这条对于工作的建议,我反复想了很久。从一开始的《要么忍、要么滚》,再到《健康自由 > 时间自由 > 财务自由》,最终还是选择借用冴羽在《怎么平衡工作与生活?》中的一句话作为标题。

一直在纠结的原因是:每个人对于工作的理解和定义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发展方向也是难以预测的。

例如,我村里的一位邻居从未上过学,年龄也大了,只能打扫一些卫生。尽管如此也总是笑呵呵的,觉得能有个工作就非常不错了。当代中年人,也许因为生活的挑战而任劳任怨,希望可以一直稳定工作到退休。而 00 后的年轻人,他们喜欢追求公平正义,就开始尝试如何整顿职场。

毕竟,人生无处不围城。你所厌恶的,对他人可能是宝贵的机会;你所珍视的,对他人也许毫无意义。

而我就希望,你们在哪里都可以「尿尿和泥」,开心工作、快乐生活 ~

郑州